貓咪疾病百科

貓主動脈栓塞Aortic thromboembolism (ATE)

前言

主動脈栓塞是在某種疾病的基礎上繼發的一個或數個血栓流入動脈內引起栓塞而突然發生的疾病。由於形成血栓部位的遠端末梢動脈缺血,臨床症狀表現劇烈而且呈現急性,在貓常發生心肌病主動脈血栓栓塞綜合征。

病因

1.高比例地繼發於特發性心肌病,特別是約48%肥大型心肌病激發本病。
2.繼發於細菌性心內膜炎。
3.由心肌病繼發者,左心房內、二尖瓣及心內膜壁發生的血栓,以及因細菌性心內膜炎在二尖瓣或病變的心內膜形成的贅生物等會脫落而隨血流進入主動脈形成栓塞而誘發本病。
4.除了心臟疾病外,甲狀腺機能亢進和腫瘤也是貓血栓繼發的原因。

臨床症狀——下肢癱瘓

臨床症狀因血栓栓塞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多種多樣,我們知道,主動脈是動物體循環的主幹通道,使含氧血液能夠從心臟輸送到各個組織,在貓科動物的骨盆位置,主動脈分裂成兩個稍小的動脈(左、右髂動脈),分別為兩後肢提供血液。這個分叉口,就叫做這是源於貓科動物一種特有的栓塞現象,我們稱之為鞍狀血栓

貓科動物主動脈在“鞍”處分裂 (圖自cathealth.com)

心臟病引起左心擴張,造成血液瘀滯,是貓形成血液栓子的重要原因。之後這些栓子進入體循環隨血液流向下游,最終卡在了這個三分叉口,因此得名“鞍狀血栓”。由於血栓的阻礙,血液無法順利通過各條動脈到達後肢和尾部,下身逐漸冰涼發紺。缺氧+大量代謝廢物積攢,使得貓咪的下腹部往後徹底變成一個垃圾場,組織壞死、血管和神經也嚴重受損,引起劇烈疼痛和後肢麻痹/癱瘓。如果血液栓子沒有流向下游,而是隨血液向前移行的話,就可能影響貓咪的前肢(通常是右前肢),造成麻痹或感覺喪失。

發病後,數小時內因缺血而疼痛加劇,病貓鳴叫,多數呼吸窘迫,有時發展為呼吸困難和虛脫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缺血產生神經損傷,後肢逐漸變為遲緩性癱瘓,靠前肢爬來移動身體,如不儘快進行有效的處置,幾乎所有的病貓在幾小時或幾天時間內死亡。

哪些貓容易出現貓血栓?

血栓的發病年齡橫跨1-20歲,平均年齡在8歲左右,前文說了,心臟疾病是引發貓血栓的重要原因,因此緬因貓、布偶貓、波斯貓、阿比尼西亞貓這些易患心臟病的品種也更更高幾率出現血栓栓塞。其中肥厚型心肌病(HCM)不僅是最常見的心臟病,也是這些心臟疾病中最容易繼發血栓栓塞(12-21%)的。公貓和母貓的發病率比為2.51,可能也和公貓更容易患HCM有關。

診斷

1.股動脈搏動消失,後肢趾端蒼白冰冷,切斷爪部也不見出血。
2.
血液檢查,無論哪種情況,白血球都增加,特別是細菌性心內膜炎所致者,出現核左移,嗜中性粒細胞增多。
3.
病貓幾乎都有凝血酶原時間及凝血酶形成時間的顯著延長,血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原分解產物明顯增。
4.
血液生化學檢查S-GOTS-GPTLDHCPK及血尿素氮升高。特別是心肌病所致者或腎動脈以上部分的血栓栓塞時,上述生化指標的變化更加顯著。
5.
伴有腹部臟器缺血時,會出現腹痛、出血性腸炎、尿毒癥,甚至腸管及膀胱壞死。

治療重點

1.疼痛管理
2.支持療法,避免脫水、電解質不平衡、循環性休克。
3.治療潛在性心臟病,控制併發的充血性心衰竭及心律不整。
4.控制血栓進一步形成及擴大。
5.由細菌性內膜炎引起者還要給予抗生素進行治療。
6.靜注射抗凝劑。

在血栓的發作期,貓可能伴隨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低體溫、心律失常、肺水腫等麻醉和手術的禁忌症,加上手術操作本身的難度大,因此手術取栓並不是治療貓血栓的首選方案。

癒後

不幸的是多數貓的恢復情況都很不樂觀。據統計,貓血栓的存活率僅有33~39%,但單腿癱瘓(68-93%)的恢復情況比雙腿癱瘓(15-36%)的貓好得多。通常會建議對所有出現血栓症狀的貓進行72h3天)的急救管理。急性死亡普遍發生在6-36h內,就診24-72h內有生存希望的貓四肢機能將逐漸得到改善。但對體溫低於37℃、嚴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無法緩解、四肢僵化無改善、出現再灌注損傷或全身廣泛栓塞的貓,獸醫可能會建議實施安樂死。然而,即便治療後成功出院的貓仍有37-50%會再次復發,平均生存期只有9-10個月。

可預防嗎?

30%患心臟病的貓都會受到血栓栓塞的折磨,而早期心臟病多又是無症狀表現的,因此最佳的預防方法就是每年帶貓去體檢。聽診到的異常心音能夠作為合理懷疑心臟病的重要指征,再配合血壓、X光、心超和心電圖等其他檢查手段對早期心臟病進行確診,並開始治療。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不僅可以用作治療用藥,也是抗血栓形成的預防用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